这是7日之内,碧桂园的第二起施工地安全事故,就在7月26日,安徽六安的碧桂园工地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造成6人死亡、1人伤情危急、2人伤势较重。
事发后,碧桂园在7月27日晚紧急宣布全国停工整改,“将深刻反思和总结近几期突发事件,进一步夯实公司安全质量管控体系,与施工合作单位一道做好日常管理的每一个步骤,切实把“安全第一,生命至上”、“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宗旨落到实处。”
但这停工整改仅仅持续了3日,7月31日,据媒体报道,碧桂园已有98%的工地通过验收,并已复工。不幸的是,这复工不到1日,安全事故又再次发生,碧桂园的这记耳光打得够响亮。
让工地停工几天,能解决什么问题?对于碧桂园而言,这一切的症结还在于其“要钱不要命”的“高周转”模式。
高周转,通俗来讲,就是通过提高工程项目的工期进度、提高销售完成率,进而提高资金的流转速度,以此来缓解高负债下的资金压力。
牛熊君查阅choice数据发现,在国内排名靠前的以下几家地产公司中,碧桂园2017年存货周转率是几乎是恒大、万科、保利地产的2倍;2017年总资产周转率也高于恒大、万科、保利。
据媒体报道,碧桂园内部文件显示,为了促进项目高周转,公司要求“当天出图(通宵)”“40天开工”“3个月开盘”,开盘开盘工期超过5个月得罚款,工期在6个月到7个月之间,罚款20万;工期大于7个月,撤职项目总。
如此违背建筑规律的揠苗助长,焉能不出事?按照碧桂园这建法,高校建筑系的教材也要改写了。
4天前牛熊交易室曾在文章《要碧桂园反思太难,竟力证“高周转”尊重规律!要钱不要命?》中提到,对于外界对“高周转”的质疑,碧桂园并不太乐于接受。一篇疑似碧桂园的通稿《碧桂园“高周转”的3个真相”》,就力证“高周转并非以对抗自然规律为代价,而是在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市场规律、政策法规……”
事实上,对于“高周转”的首创,碧桂园的高管曾在多场合表示引以为傲,上述文章更是直言“碧桂园的周转能力让很多同行又爱又恨,但不论如何,学习碧桂园已经成为不少房企的倾向性动作”。
碧桂园面对问题不对症下药,反而自欺欺人,市场投资者也用脚投票回报之。7月26日之后,碧桂园股价多日下跌,截至8月1日,碧桂园股价收报11.36元/股,相比上个交易日下跌6.58%。而在7月30日,碧桂园遭遇股债双杀,港股市值更是在一日内缩水逾212亿港元 。
【2017-2018碧桂园工地安全事故】
2018年7月27日,安徽省六安市碧桂园某建筑工地发生围墙和活动板房坍塌,导致6人死亡。
2018年6月24日,上海奉贤区碧桂园在建小区工地发生模架坍塌事故,致1死9伤。
2018年7月19日,河南省淅川碧桂园工地发生火灾;
2018年7月2日,位于河南省安阳市中华路的碧桂园在建工地发生火灾;
2018年4月7日,广西崇左碧桂园项目二期一工地发生坍塌,致1死1伤;
2017年11月,海南琼海博鳌碧桂园在建工地发生安全事故;
2017年9月份,江苏盐城碧桂园项目发生安全事故;
2017年8月份,江西萍乡碧桂园项目在建工地坍塌;
2017年5月份,河南驻马店碧桂园项目工地现场塔吊倒塌。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