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武县人民法院发挥个人调解工作室的辐射带动作用。2023年7月份,经过半年试点,该院成立了全市首家以干警名字命名的“刘玲调解工作室”,着力打造具有修武法院特色的矛盾纠纷化解品牌。通过释放品牌效应,扩大多元调解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完善诉前调解机制。在诉调对接中心摆放诉前调解宣传页,宣传展板上展示诉前调解流程图、诉前调解建议书、调解员个人简介及案例展示诉前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独特优势,增强当事人对诉前调解的认识。同时,修武法院借助法院公众号、社会媒体,结合典型案例,加强对诉前调解的宣传力度,引导当事人选择诉前调解,为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低成本的解纷路径,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凝心聚力,激活基层治理“微细胞”,整合工会、仲裁委、知识产权局、交警部门等社会力量,完成“诉”与“调”网上网下无缝对接,将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向前推移、向下延伸,以立体、多元、高效的运行模式,推动矛盾纠纷多层次、多渠道化解,下好源头解纷“妙手旗”。 线上线下 走出请进
修武县人民法院强化在线调解,拓展调解新格局,充分发挥“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作用,指导调解组织和调解员利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开展全流程在线调解、在线申请司法确认或调解书等诉调对接工作,全面提升民事纠纷调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采用“线上+线下”、“走出去+请进来”的多样方式,安排专门工作人员指导当事人进行网上立案,根据当事人的实际情况,对于能到庭进行调解的及时采用线下调解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对于无法及时到庭的当事人,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用调解平台进行在线调解、音视频调解、微信调解;对于既不便于到庭又没有条件使用智能设备的当事人,调解员“送法上门”,主动走出去悉心调解,与人民群众“双向奔赴”解纠纷。 精准分离 梯次化解
诉调对接中心采用“纠纷梯次化解法”,将案件分流端口前移至导诉环节,实现简案调解、类案快解、繁案精解。 他们根据合同、机动车交通事故、物业、追索劳动报酬等不同案件的类型特点,细化不同类型民事案件的要素内容,便于调解员快速了解争议焦点,针对性制定调解方案,将诉讼的程序、规则、成本等各方面耐心释明,结合案情和当事人的实际情况,权衡利弊,与当事人共同分析比较庭审可能做出的判决结果与诉前调解达到的效果,引导其在诉前调解和诉讼之间做出正确选择。在调解过程中注重语言表达和沟通技巧,善于体察当事人的意愿,细致掌握当事人的真实想法意见,将司法温度传递到当事人心里,把人文关怀延伸到案件之外,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最终争取到当事人主动配合,对调解结果表示认可,既解开法结,又化解心结,通过便民服务“七个一”,换得群众“一个好”。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调解+履行” “案结+事了”
调解的目的是案结事了,息诉止争。修武县人民法院追求调解效果,注重案件自动履行。在诉前调解阶段,如果说达成调解协议是当事人所期盼的,那么自动履行就是当事人的理想。调解工作室把群众急难愁判当作诉前调解的重头工作去做,采用“调解+履行”的工作方法,挖掘诉前调解工作的深度, 肯下硬功夫、愿花大精力,着力解决诉前调解自动履行率问题。对于能做工作促被告当场履行的决不拖延履行,因客观原因被告实在履行不了的,制作调解书,同时在支付节点跟踪案件履行情况,临近履行节点时,会主动联系被告提醒履行。2023年,某照相馆因经营不善致倒闭,需退会员费,该协议涉及80余人,考虑到被告当场履行确有难度,调解工作室引导双方达成阶梯式的支付协议。同时,向被告释法明理,提醒其拒不履行带来的法律后果,劝慰被告信守承诺。协议生效后,每逢时间节点,调解室就提前联系被告,让其准备钱款,确保80余人权利得到保护。正是被告按期履行协议,有效防范纠纷激化乃至发生群体性事件,有力促进社会的稳定。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3年,修武县人民法院调解成功案件530件,自动履行金额达1006万余元;2024年1月-3月,调解成功案件101件,自动履行金额达405万余元。
击鼓催征正当时,奋楫扬帆启新程。站在新起点,修武法院将继续全面贯彻
责任编辑:潘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