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当头,他在麦田边讲了半天“法治课”
讲述者:牛琳雅
父亲:焦作市解放区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 牛建华
在我的生命中,有一个最特别的人,那就是我的爸爸。讲述者:牛琳雅
父亲:焦作市解放区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 牛建华
爸爸在检察院的公诉科工作过六年,作为

爸爸当然没有三头六臂,不过忙是真的。那年我还在上高中,有天下起了大雪,晚自习结束我左等右等不见他的身影,正发愁怎么办时,远远的见他开着车“龟速”向我驶来。
坐在副驾我道,“再见不到你,我就去住校的同学那儿过夜了。”
“中南路那个坡不好上。”我爸目不转睛、依然瞅着前面道。
“天气预报都说了有雪,你怎么不早点出来?”
“嗯……”接下来是长久的沉默。
没想到,到家后他转头又奔单位去了,之前的问题,我心里大概有了答案。

有人说搞法律的人大多比较“轴”,不过我感觉我爸这个法律人带给我“正资产”远大于此。我家的故事会里,法律故事占据绝对篇幅,我的是非观就是在这些故事中逐渐形成的。他教导我要做一个正直的人,要有责任感和担当。在我心中,爸爸就是我的榜样,我渴望长大后能像他一样,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爸爸的工作有时会面临危险和挑战,但他从未退缩过。有次,一个维护外嫁女权益的案子办完后,他担心村民们心里不认可,要去村里普法。传统观念里“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我和妈妈担心的不行,直到看见他顶着一身“云彩坨”到家,悬着的心才放回肚里。

“挺好的,我们刚到就被围住了。”
“啊!后来呢?”
“人都来了我才好讲道理啊……我就在麦地边给大家讲了一上午的法条和案例,都是实打实发生在村里的,大家听了都挺服气,说啥也不会为难那姑娘了。”
我爸就是这样,用勇气和智慧,一次次战胜困难,用行动诠释着对公平正义的执着追求。
爸爸是我心中的英雄!
从“台前”到“幕后”
他是我人生的航标
讲述者:李文渊
父亲:焦作市解放区检察院办公室一级主任科员 李旺才
他是我人生的航标
讲述者:李文渊
父亲:焦作市解放区检察院办公室一级主任科员 李旺才
我的父亲李旺才1968年出生,是焦作市解放区检察院的一名干警,他把青春年华都献给了检察事业。
父亲年轻时意气风发,先后在批捕科、公诉科、反渎职侵权局等多个业务部门工作。在那些属于他的青春岁月里,他秉承着公平正义的理念,认真办案、严肃执法,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经手的每一个案件,都倾注着他的心血和汗水。
在记忆深处,父亲坚毅而温暖的身影始终伴随着我。小时候,每天放学后,我会到父亲的单位等他一起下班。那时我常常在办公室的角落里静静地写作业,看着父亲忙碌的身影,不停的翻阅着厚厚的卷宗,感受着属于检察院的独特工作氛围。尽管父亲的工作繁忙,但他总会抽出时间陪伴我,这种点滴的陪伴和关怀,深深地影响了我,塑造了我坚毅正直的性格。

左一为青年时的李旺才
年轻时的父亲面对各种复杂的案件,始终保持着冷静和严谨。他在批捕科,负责审查逮捕犯罪嫌疑人的证据材料,严格把关,确保每一个逮捕决定的公正性。在公诉科,他又化身为法庭上的“正义之声”,通过严密的逻辑和充分的证据,维护法律的尊严。在反渎职侵权局工作时,父亲更是展现了他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敢于直面腐败和职务犯罪,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捍卫公平正义。功夫不负有心人,父亲出色的工作表现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也曾多次获得上级的表彰。然而,他从未因此骄傲自满,而是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2015年,父亲调任到计财科,负责全院的后勤保障工作。从业务科室到后勤保障部门,父亲的工作内容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他那份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和对检察事业的热爱却始终未变。在计财科,父亲尽心尽力,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为同事们创造了舒适、便利的工作环境。

父亲常常教导我做人要正直,做事要认真。他总是说:“穿上检察装,肩上扛的是正义和良知,必须对得起这份责任。”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我逐渐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坚毅和正直。父亲的工作不仅是为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更是为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检察官的使命。
如今,我已经长大,走上了自己的职业道路。但每当遇到困难和挑战时,我都会想起父亲那坚定的眼神和无畏的精神,从中汲取力量。父亲用他的职业生涯和人格魅力,深深地影响了我,让我明白了责任和担当的意义。

父亲的故事,不仅仅是一名检察干警的经历,更包含着一位父亲对家庭的爱,对事业的忠诚,对社会的责任。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指引着我前行的方向。
“唱反调”的爸爸
讲述者:蒋雨轩
父亲:焦作市解放区检察院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副主任 蒋建伟
讲述者:蒋雨轩
父亲:焦作市解放区检察院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副主任 蒋建伟
我不太习惯以“父亲”来称呼我的爸爸,感觉这个词汇总带着些许的距离感和压迫感,我喜欢用“爸爸”——在我眼中,他是平凡却闪光的存在。
他平凡且普通,有着知足常乐的心态,总是用大量实践和理论教我成为一个“规矩孩子”的人生课题,可那时的我想要天真烂漫、异想天开、自命不凡。和多数人的青春期一样,我总喜欢和他唱反调,不认同他的各种“世俗”理念,讨厌他灌输的大道理——我觉得他困住了我、还不断整理我的“形状”,试图让我成为大家期待的样子,但我决心活出自己的样子。



我爱爸爸,愿他永远喜乐平安! (孟宪超)
责任编辑:潘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