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焦作高新区阳庙镇:“五镇”建设 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首页 > 焦作 > 正文

    日期:2025-02-19 09:18:14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焦作高新区阳庙镇2024年在区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以“担当作为、拼搏进取”的精神状态,融入全区发展大局,坚持发挥建引领作用,持续推进“五星”支部创建,以“五镇”建设为具体工作抓手,全镇上下团结一心、锐意进取,经济形势稳中有进,发展基础不断提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先后荣获焦作市信访工作成绩突出单位、高新区(示范区)“三农”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突出重点建强建引领示范镇
          抓统筹。统筹推进“五星”支部创建,2024年度,高标准创建“四星”支部3个、“三星”支部5个、“二星”支部6个。统筹系统观念,以建高质量引领发展高质量,创新建品牌,以员干部带领激发内生动力,实施阳庙镇员干部“四亮一晒”活动(亮身份、亮承诺、亮职责、亮标准、晒成绩),公布员身份职责,村组干部联户帮扶,镇级干部人人接访,让群众“找得到人、说得上话,办的了事”,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
    微信图片_20250219093058
    书记讲纪法
          抓引领。坚持讲政治,筑牢思想根基。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切实抓好委中心组理论学习。2024年以来,累计组织第一议题学习24次,中心组学习12次;依托镇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开展委书记讲课1次、班子成员讲课5次、集体研学交流4次,开展各类员培训10余场,覆盖500余人,不断提升全镇员干部的政治素养。
    微信图片_20250219093106
     
    杨庄村农民小区
          抓队伍。“选育管用”全面发力,找准基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选择最适合当前发展阶段的人选,引导村组织在各项工作中“唱主角”。换届前期准备工作与“三评”工作结合,共摸排村级后备干部59人,平均年龄37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含在读)46名。2024年共培养入积极分子17名,发展农村员6名(35岁以下3名,比例达50%),基层干部队伍呈年轻化、高学历化趋势。
          抓好关键培育经济发展活力镇
          稳进向好,经济指标有提升。2024年累计完成税收1354万元;规上工业增加值1938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在库项目4个,其中今年新增项目2个,增速9.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8282万元,增速4.7%,辖区三诺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今年推出NFC果汁、茉莉花味葡萄糖补水液、药食同源—六味地黄饮等新产品,销售量较为可观,形成新的增长点。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微信图片_20250219093113
    产业富民 创新路径
          主动出击,招商引资再发力。坚持把项目招引作为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和“重要引擎”,2024年以来共收集项目线索21个,重点跟进项目10个,已签约项目2个(三诺年产4000吨电解质饮料项目、焦作市牧禾饲料有限公司年加工8000吨牛羊动物饲料项目),全力做好项目落地要素保障。目前,已帮助牧禾饲料解决用地问题。
    微信图片_20250219093121
    葵花花节 文旅融合
          抢抓机遇,项目谋划添动力。结合镇域特色,找准发展切入点,动态谋划储备政策类项目10个,其他项目7个。计划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仓储物流园区(西区)基础设施建设2个专项债项目;结合减灾防灾需要,谋划幸福河清淤、护坡硬化及跨河桥加固修缮项目、镇域中心减灾与防洪排涝能力提升项目;依托阳庙商贸小镇历史,连片改造老旧厂区,精准包装商业综合体。
          以点带面打造乡村振兴特色镇
          多措并举守红线。坚持做稳“粮食产业”,2024年小麦平均亩产量达到590公斤,同比增长28.5%;玉米平均亩产量达到610公斤,同比增长8.9%。全镇优质麦面积达到16000亩,优质麦田比例达到72%。
    微信图片_20250219093128
    阳庙特产 远近闻名
          千方百计促增收。集体运营,抱团发展。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以入股形式合力成立公司,集体化运营,实现强村带弱村,共同致富的目的。目前,该公司已投入运营。先行先试,因势利导。以合作社为纽带,以农户为基础,以企业订单为保障,打造利益联系紧密、全生产链的联合体。目前,该镇已有2个村土地流转率达到100%,全镇种植地黄、菊花、油菜、巴旦木、葵花等成熟经济作物1960余亩。其中李鹿宿村自主创业流转集体土地50余亩,“订单式”种植洋葱,套种玉米,同时利用土地空闲期种植供港蔬菜,实现一年三收,收入17.8万元。盘活资源,租赁增收。用好“三清理三整治”成果,利用回收的集体资产,建设门面房等实现增收。杨庄、马庄、小梁庄、阳邑等村利用腾退场所租赁门面房、空闲厂房等年增收90余万元。拓“链”建“群”,包装特产。依托手工食品丰富的特点,逐步形成了“阳庙味道”特色食品产业,整合包装了以粉条、粉皮、香油、芝麻酱、葵花籽油为代表的农副产品;以手工月饼、芝麻糖等为代表的节日特色食品;以三诺、殊圣斋、和酥、怀山宝宝、壹颗伴等为代表的成熟食品销售企业,推进绿色食品全产业链发展,打造特色阳庙品牌。充分开发,融合发展。依托镇域古建筑及红色文化,打造全域旅游地图,开展研学等活动,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探索实现乡村旅游助推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子。
          补齐短板扮靓生态宜居魅力镇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加强对上沟通,多措并举完成农村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全年争取上级资金1000余万元,镇村自筹270余万元,补齐各项短板。紧跟区“三十工程”时间节点,推进10个村的背街小巷硬化工程,已全部完工,共硬化道路560余条,11.4万平方米。争取农村公益事业普惠性项目资金175.41万元,硬化村内道路1.45万平方米。投资70万元,完成兴园路1.4公里养护修复,聂村0.3公里村道修复工程。投资195万元,完成阳邑、李鹿宿、梁陈、和庄、聂村4.788公里农村公路改造提升项目。投资16万元完成南水北调鹿村污水处理项目。争取市级项目,硬化大沙河南堤2.4公里,完成堤顶路绿化亮化工程。抓住有利时机修建大沙河南堤堤顶路与北西尚村连接路3条,1315平方米。
    微信图片_20250219093140
    蔬菜种植基地 富民新路径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完成人居环境的日常管理工作,特别是元旦、春节、环保督查期间的环境整治及台账整改,2024年以来共整治乱堆乱放6000余处,清理垃圾6万余立方米。全面排查摸底,严格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对幸福河沿线村庄、南水北调周边7个风险隐患点位、道327沿线空厂房院落“散乱污”进行日常排查,累计发现3个环保问题,均整改完毕。2024年以来,受理化解群众投诉件共9起,规范整改企业2家。
          综合施治做实和谐幸福平安镇
          社会治理更加高效。综合运用“131”工作法(一个体系:构建“一警三员”治理体系;三个联动: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一事一议:制定议事协商会议),以“六让”幸福口诀(男士“让”女士,让的是儒雅风度;女士“让”男士,让的是优雅从容;兄弟姐妹“让一让”,让的是亲情礼遇;家人面前“让一让”,让的是家庭和睦;朋友之间“让一让”,让的是友谊长存;邻居之间“让一让”,让的是邻里和谐)为化解举措,有力推动平安建设工作落实。2024年以来,共排查矛盾纠纷62起,调处57起,化解率91.9%。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社会秩序持续向好。
    微信图片_20250219093146
    背街小巷治理 方便群众出行
          社会服务逐步提升。共争取上级资金31.209万元,完成对北西尚村、梁陈村、李鹿宿村、聂村、前四村慈善幸福院及阳庙镇敬老院的修缮改造工程。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次,覆盖268人次;发布用工信息80余条,完成城镇新增就业600人。解决住房难题,帮助14名群众申请公租房,5人成功选房。坚持“惠民利企,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原则,2024年共办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6000余件。
          文化生活日益繁荣。该镇文化合作社、文化站点组织群众开展舞蹈、戏曲、盘鼓、健步走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为群众带来文化盛宴。成功举办首届农民篮球赛。在首届高新区职工运动会中,阳庙镇荣获篮球赛第一名、团体奖一等奖的优异成绩。
          安全生产平稳可控。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2024年共出动检查2500余人次,排查企业、各类密集场所、九小场所、空闲厂房、废弃养殖场等1200余家次,发现隐患250余处,全部整改到位。2024年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孟宪超)


    责任编辑:潘姝敏

    下一篇:孟州市槐树乡:“小红薯”托起致富“大产业”
    上一篇:孟州法院:庭审观摩“零距离” 以案为鉴“筑防线”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