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化评估,夯实帮教基础。坚持社会调查全面覆盖,通过家庭走访、社区调查等方式,全面了解涉案未成年人家庭基本信息、成长环境、心理状态等情况,形成《调查报告》31份,为精准制发督促监护令、检察建议等提供依据。依托司法社工专业优势,结合未成年人犯罪成因及需求,制定涵盖法治教育、心理疏导、家庭关系修复等内容的个性化帮教计划,确保干预措施针对性实效性。依托“陟”子花开微信护未小程序,检察官联合司法社工定期与帮教对象谈心谈话,分享成长感悟,动态监测涉案未成年人思想行为变化,及时调整帮教策略,形成“评估-干预-反馈”闭环管理机制。
专业化矫治,重塑正向认知。针对涉案未成年人自卑、叛逆等心理问题,由司法社工联合心理咨询师开展个案辅导、认知行为治疗等专业辅导26次,引导缓解焦虑情绪、纠正认知偏差,重建自信。针对部分涉案未成年人家庭监护能力不足等问题,由司法社工开展家庭教育指导35人次,引导监护人改善教育方式,修复亲子关系。针对涉案未成年人普遍存在的法治意识淡薄、公德意识不高等问题,组织涉案未成年人接受法治教育,参加义工服务、爱
多元化参与,构建支持网络。针对部分涉案未成年人复学愿望强烈等问题,检察官与司法社工加强协作,主动与学校对接学籍保留、班级融入、学业帮扶等事项,助力13人顺利复学,2人最终升学。广泛链接资源,构建社会融入长效机制,先后组织涉案未成年人参与关爱困境儿童、敬老服务等公益活动43场次,通过正向互动增强涉案未成年人社会责任感与归属感,打通改过自新、回归社会的“最后一公里”。(孟宪超 通讯员 陈红梅 韩敏杰)
责任编辑:潘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