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政治引领,强化管理体系。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教育引导广大非公企业党员职工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自觉把党的领导贯穿到非公企业发展全过程,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构建“两新工委—街道党工委—非公企业党组织 ”三级组织架构,由区“两新”工委带头学习领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坚持抓党建与抓业务相结合,明确各级党组织抓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任务,落实兜底管理责任,形成内部协调、多方联动、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分层分类抓好党员教育培训,先后举办非公领域企业家人才、党组织书记、党建指导员等各类培训班15次,培训人次达800余人。
聚焦“两个覆盖”,强化工作质效。定期开展非公企业摸底排查,做到党组织应建尽建,不断扩大党组织覆盖面。推进“群团组织入企进社”,加大非公企业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组建力度,推动群团工作与党的工作有效融合。注重在企业技术骨干、管理人员等优秀人才中发展党员,每年发展党员计划指标向非公企业适当倾斜。目前全区82%的非公党组织负责人进入管理层,39%的党员出资人担任党组织书记。推行“三培养”工作机制,即把企业生产经营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技术骨干,把党员生产经营技术骨干培养成企业管理人员,让优秀职工成为党员,让党员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不同岗位创先进、争优秀。
聚焦作用发挥,强化党建赋能。深化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创建,广泛开展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金点子助企”,持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和支持党员在企业发展的关键岗位、重大任务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培育打造非公企业党建示范点,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引导非公企业党组织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实现资源共享、互促互进。大力实施“头雁引领”工程,切实做到树立一面旗帜,示范引领一片。
聚焦责任落实,强化服务保障。把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列入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责任清单,作为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进一步传导压力、压实责任。强化党建工作经费保障,实行非公企业党费全额返还制度,每年安排非公企业党建专项工作经费,分级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动态增长机制,确保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经费得到稳固保障。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刘俊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