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基层的“神经末梢”,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是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重要保障。孟州槐树乡巧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抓基层党建,以基层党建持续提升为总抓手,持续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科学用“加法”建强队伍。各项工作抓得好不好、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是否到位,关键在干部和干部间形成的强大合力。槐树乡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党员素质,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槐树乡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基本制度,自觉接受党员和群众监督。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建立党员学习教育微信群,定期推送学习资料,通过深学细学研学筑牢思想高地,压实党建职责,引导广大党员补足精神之钙,挺起精神脊梁,让新思想入脑入心、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全面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进一步增强党建工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党组织的发展壮大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全面促进每个干部个体力量的积累、团队精神的提升,充分发挥出“1+1>2”的工作合力,做到在关键时刻能够豁得出、顶得上、有担当。
合理用“减法”去繁化简。槐树乡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田间地头、企业一线、群众和社会各层面去解决问题,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本领。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抓住典型案例,通过“解剖一个问题”推动“解决一类问题”,让每个“小部门”的机械物理融合变成“大部门”的化学反应融合,合并“同类项”,减少“重复项”,变“单兵战”为“整体战”。
善于用“乘法”以点带面。打造基层党建示范点,发挥示范点的示范、带动、辐射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槐树乡坚持与时俱进地创新基层党建的模式、方法、载体,将党建活动与各项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丰富形式,让“党建”引领发展。槐树乡通过片区党委建设和“党建+”的理念,以区域优势为抓手,依托生态优势、休闲农业、“红色”资源等,打造了美丽休闲乡村“美丽源沟”、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红色岩山”、乡村建设示范村“果香汤庙”、乡村旅游特色村“文化古周”、焦作市健康村庄“康养刘庄”“中草药产业化发展龙台”等示范点,通过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确保带动基层组织建设学有目标、赶有方向,以点串线、以线带面。
勇于用“除法”解决顽疾。去“虚”求“实”,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补短板、除顽疾、强监督、解难题。槐树乡引导辖区党员、干部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坚持开展调查研究,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实在在办好惠民利民实事。槐树乡结合常态化开展“入户访民情、我来办实事”、周二“我为群众办实事”“四级遍访”等活动,邀请党员群众参与、评判、监督,收集了就业、教育、医疗、托育、住房、养老等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事项。通过群众“出题”,干部“答题”,2025年以来全乡协调解决了安全隐患排除、春季防火、春季灌溉、饮水用井修缮、防溺水、防诈骗、化解矛盾纠纷等民生实事70余件。通过去“虚”求“实”,着力办好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常抓作风建设,发扬“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下一步,槐树乡将以党建为统领,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努力描绘产业兴、百姓富、消费旺、生态美的发展画卷。(孟宪超 通讯员 司宇飞)
责任编辑:潘姝敏
下一篇:孟州槐树乡:乒乓跃动解压力 麦田同心筑心桥
上一篇:焦作市山阳区:“智汇山阳·三链共融” 构建政校企合作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