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三多”赋能夕阳红 武陟人大绘就养老服务新图景

    首页 > 焦作 > 正文

    日期:2025-07-11 09:29:50    来源:河南县域经济网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   在黄河之滨的武陟县,一场关于养老服务的创新实践正温暖展开。近年来,武陟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指示精神,构建起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先后荣获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全国康复一体化试点县、全国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点等荣誉称号,连续四届斩获“中华慈善奖”,成为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单位。根据省、市人大的部署要求,武陟县人大以“巩固好基础,聚焦好服务,探索好经验”为指引,通过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多元宣传的“三多”工作法,推动养老服务联动监督落地见效,勾勒出"老人安、家庭暖、社会和"的幸福画卷。
          多管齐下强监督 三级联动护晚年
          4月29日,武陟县人大常委会以15个乡镇街道代表联络站为依托,由常委会领导牵头、12个县直部门协同、300余名三级人大代表参与,开展老年助餐服务专项调研。代表们走进老年食堂、慈善幸福院,通过“查现场、听汇报、问需求、议对策”的方式,梳理出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弱项,形成问题、建议、责任、整改“四个清单”,召开部门督办会,推动解决助餐点运营、医养结合等痛点问题。
          在谢旗营镇陈堤村,人大代表、村支书陈小素带领村“两委”筹资200万元建成设施完备的慈善幸福院,16位老人在此开启"家门口养老"新模式;去年冬季来临前,76名代表为特困老人送去价值3000元的家具电器。代表们用"脚下有泥、心中有民"的履职行动,让养老服务触达每个角落。
          多措并举创新局 多元模式解民忧
          武陟县创新打造全省首个"县综合、乡供养、村日照"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县级养老中心推行“医养一体化”,设医疗和养老两区,1948张医养床位实现“小病不出院、大病及时治”;15个乡镇敬老院升级为区域养老中心,引入河南春晖养老公司管理运营,868张床位优先保障特困群体;168家农村慈善幸福院如繁星散落乡间,5200名老人在“村日照”中心享受“三餐热饭、每日活动”的温馨服务,大司马村幸福院更成为百位老人弹琴作画、自助就餐的欢乐家园。
          在养老模式创新中,武陟县巧解“钱从哪来”难题:争取国家专项债2.48亿元、财政投入300万元,吸引社会资本1.2亿元、慈善募捐3900万元,构建起多元投入机制。西滑封养老中心推出“老人不动子女动”的居家养老模式,老人年付4000元即可享受一室一厅服务,子女轮流陪护;嘉应观镇东水寨村帮老人圆“高铁旅行”“登二七塔”等微心愿;西陶镇24个村开展“一村一特色”敬老活动,运动会、书画展等让银发族焕发活力。
          多元宣传扬美德 孝老文化润民心
          “96岁老人颤巍巍捐出200元养老钱”“乡贤孙会喜捐楼又捐百万建幸福院”……这些发生在武陟的暖心事,通过“先进慈善幸福院”“十大孝子”等评选活动广泛传播。县人大联合民政、慈善协会开展德孝模范表彰,小董村“董永故里孝子节”吸引乡邻共赏孝老盛典,老催庄村幸福院开业时村民自发捐款的场景令人动容。
          如今的武陟,养老服务已成为展示县域治理的亮丽名片: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金平带领驻豫4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调研,央视《焦点访谈》、《中国社会报》、《光明日报》等媒体聚焦报道,玻利维亚及国内50余家单位前来"取经"。武陟县人大以联动监督为笔,在黄河岸边书写着“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民生答卷,让最美“夕阳红”在监督与创新中绽放璀璨光芒。(孟宪超 通讯员 崔文慧) 



    责任编辑:潘姝敏

    下一篇:孟州市谷旦镇积极开展反邪教宣传培训活动
    上一篇:孟州市农业农村局聚焦重点全力抓好农作物夏管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