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和镇上寨村果农将刚采摘的水蜜桃装车外运 赵春营摄
走进赵和镇上寨村的千亩桃园,红若丹霞的水蜜桃压弯枝头,空气中弥漫着醉人果香。果农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箱,一派繁忙景象。“今年桃子长势特别好,亩产可到5000~6000斤。”上寨村党支部书记行立明告诉记者。他介绍,通过发展“春赏花、夏摘果”的农旅融合模式,上寨村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目前,上寨村的桃子不仅吸引大批游客前来采摘,更远销洛阳等周边城市,每亩可为农户增收1.2万元。

城伯镇岳师村桃农脸上写满丰收的喜悦 梁岚摄
除了桃、葡萄、石榴等水果,上寨村的小米也深受市场欢迎。近年来,赵和镇以提升群众收入、拓宽集体经济来源、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品牌为目标,整合上寨村及周边4个行政村资源,成立小米产业片区党委,构建了“党委+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龙头企业”联农带农模式,探索出丘陵地区乡村振兴新路径。在城伯镇岳师村利红蟠桃园,黄桃、蟠桃、水蜜桃等优质品种分区种植,工人们精心挑选优质果实。“在桃子的种植过程中,我们采用物理防治与人工管护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原生态品质。今年前期雨水较少,黄桃的甜度比往年还要高,预计今年产量超过10万斤。”负责人陈利介绍。
目前,城伯镇通过“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户”模式,推动桃产业规模化发展。全镇桃园面积60余亩,总产量预计达30万斤。桃园丰收不仅鼓了种植户的“钱袋子”,还提供季节性岗位近百个,实现“家门口就业”,带动周边村民增收。
“我市以‘一村一品’为抓手,通过技术培训、良种推广和标准化种植,持续优化农业结构,已培育形成特色种植、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多元产业体系。”孟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聚焦产业链延伸和农旅融合,强化特色产业对乡村振兴的支撑作用。 (孟宪超 通讯员 薛金虎)
责任编辑:潘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