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小时立案:容缺机制破解“材料梗阻”
河南省某公司因定作合同纠纷诉至孟州法院,却在立案环节遇到“拦路虎”—诉讼材料中缺少法人代表证明。为实现有效立案,孟州法院启用“立案容缺机制”,让这一难题迎刃而解:立案庭干警当日审核后,先行登记立案,允许企业在规定期限内补正材料,实现“先上车,候补票”。次日,案件正式立案,并加盖涉营商环境专用绿色标签,标志着“绿色加速通道”全面开启。从企业提交材料到完成立案,全程仅用48小时,让企业真切感受到“司法效率触手可及”。
快速闭环结案:绿色窗口驱动“全链提速”
立案只是起点,如何让案件“快审快结”才是关键。孟州法院的涉企诉讼绿色窗口发挥了关键作用:立案当日,案件即流转至承办法官,同步完成受理通知书送达,承办法官受理该案件后首先组织调解,因双方分歧过大,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为快速化解涉企纠纷,承办法官迅速分析案情,梳理证据,最终判决被告某材料公司在判决生效后退还河南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22000元。 该案件从立案到结案仅用22天,实现了“当日立案、当日流转、快速审理、及时结案”的全流程提速。所有涉企案件在审判系统中均被标注绿色标签,实时提醒法官优先办理、全程督办,确保每个环节“零拖延”。
制度机制:推进适用“便企·诉速立”服务范式
孟州法院的“加速度”并非个案特例,而是源于一套成熟的“便企·诉速立”立案服务体系:容缺机制:让“柔性司法”落地生根。通过《孟州市人民法院关于强化网上立案便民服务的若干规定》,明确四类案件可适用容缺立案,只要核心材料齐全,次要瑕疵不再成为立案“绊脚石”。企业无需重复提交纸质材料,通过线上补正即可完成流程,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绿色窗口:涉企服务“一窗通办”。诉讼服务大厅设立专门窗口,为企业提供立案、保全、鉴定、材料收转等全链条服务。工作人员对涉企材料实行“三当天”原则:当天审核、当天立案、当天流转,确保案件“零滞留”。 全渠道畅通:多元立案“无缝衔接”。除传统现场立案外,孟州法院全面优化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等渠道,支持网上立案免交纸质材料,实现“指尖立案”“异地立案”。同时,建立涉企案件监督评价机制,通过流程节点管控与质效评估,确保服务标准化、规范化。 从“容缺立案”的暖心之举,到“绿色窗口”的高效运转,孟州法院用实际行动证明:优化营商环境,既要靠制度创新的“力度”,也要有司法为民的“温度”。未来,随着“便企·诉速立”品牌的持续深化,这套“容缺立案+绿色窗口”的组合拳,将成为更多企业的“维权利器”,让法治真正成为营商环境的“最硬内核”与“最强支撑”。(孟宪超 通讯员 王卫芳)
责任编辑:潘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