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岁的小左小学肄业后进入社会游荡并独自在外租房,2022年4月,因缺少生活来源,小左与张某(另案处理)决定抢劫。二人在凌晨发现一汉堡店仅一名女店员值守,遂进入店内将其制服,欲抢劫店内钱财,女店员极力反抗并大声呼救,二人恐慌之下逃离现场。
“我没有爸爸,至于妈妈,也算没有。”在问及家庭情况和犯罪原因时,小左冷漠地对检察官说道。
经调查,检察官了解到小左父母在其年幼时离异,母亲因吸毒多次被强制戒毒,小左与外祖父共同生活。案发后外祖父强烈要求将其送进监狱接受改造,二人关系异常紧张。
检察官多次携法律援助律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到小左外祖父家中走访,探寻问题根源,分析小左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原因,帮助唤醒其对家庭亲情的责任和重视。
具备有效监护条件后,经综合考量,该院拟对小左作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为一年。
考察期间,该院启动“5+2”帮教法,为小左建立专属帮教微信群,与公安民警、家庭教育指导师、司法社工和老党员志愿者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帮教,辅助外祖父对其日常行为、学习情况等进行监督。在社会各界力量的教育、感化下,小左认真接受帮教,主动承担家务,与外祖父相互扶持、生活融洽。
在小左母亲强制戒毒期满后,该院主动对其开展针对性家庭教育指导,动态评估其戒毒情况、复吸概率等,对母子二人每日线上关注、每周线下回访、每月总结反馈,创新“双向帮教”新模式。
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小左与母亲逐渐相互理解,成功建立情感链接,曾经的冷漠疏离被温暖关怀取代,小左从内心封闭的问题少年蜕变 为开朗活泼的阳光少年,重新树立对生活的信心。
“我们分析了近五年涉罪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情况,发现超70%为失管未成年人。”承办检察官说。
结合罪错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缺失的普遍现象,该院将预防关口前移,与区公安分局、教育局结合,创建“失管未成年人数据库”,进行“网格化”动态管理;联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冬香好妈妈工作站”,对失管未成年人家庭分类施策,分级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发挥妇联妇女之家、关工委“五老”志愿者团队、司法社工站专业力量,提供心理疏导、行为矫正、法律教育、学业监督等多方面帮助。
据了解,自2019年11月工作站成立以来,该院已对100余名失管未成年人及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取得良好成效,失管未成人已全部返校或就业。(孟宪超 通讯员 宋艳玲)
责任编辑:潘姝敏